动手了,整个安城在丹药这一行占份最大的就是慕家,魏书打算开一家魏氏炼丹坊,这还不是打算撬墙角?
城主府直接在城内低价最昂贵,寸土寸金的朝天街,买下一栋五层高大的楼阁,并且挂出“魏氏炼丹坊”的招牌,请来城内诸多匠人赶工,将阁楼修复一新,看样子很快准备开张一般。
光看这架势,便知道魏书绝对是认真的,要从“丹、药”这一块入手,开始抢夺原本属于慕家和各个散户的地盘了。
这来势之猛,可比之前立规矩,要超过百倍。
此消息一出,慕家和其他两家高度警惕起来。
自从在魏书手里吃了暗亏,栽了一个大跟头,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惨败之后,便闭府不出,城内再也见不到三家弟子的身影出现。
从魏书在安城的种种布局可以看出,此人心性跟心机绝对是老狐狸般的存在。
这一个月下来,慕家、萧家、公孙家等三大世家,全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派了诸多手下,紧盯城主府的一举一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准备严防死守,守住各家的产业,以防被魏书夺取。
安城府内。
有一条古老的青石铺就在老街道“天阙街”,几乎从青阳宗设立仙城兴建之日,这条街便存在。
后来随着天阙街范围不断扩大,方圆达到上百里,这条街道也成为安城府最安静繁华的中心地带。
幕府,占了这条街道的一半,府苑重重,不见尽头。
街道的另外一半则是巨大的城主府。
可见,慕家在安城府的传承久远,难以想象,若不是慕家历来出了太多的庸才。
恐怕这安城府每一寸土地和行当,都会是他们慕家的。
自从魏书在城主府立下规矩后。
整个慕家像是受到了惊吓,也都消停了,在幕府闭门不出待了一个月,家中弟子不敢轻易外出,族内不少高层在暗地中筹划如何对付魏书。
这时,慕家大总管满脸汗泽,急匆匆禀报:“二爷,出事了......魏书在朝天街开了一座魏氏炼丹坊,踏足丹药这个行当!”
“丹药......魏书是冲着我慕家来的吗?”
慕祺祥一脸寒意。
慕家的真正蕴底是什么?
拥有极高天赋的嫡系后裔,又或者是独门修仙功法和秘籍法术传承?
不是,通通都不是!
慕家之所以能在安城称王称霸,根本不是靠这些来维持生存。
哪怕是天赋再高的筑基修士,也是数百年就寿尽了,就算是金丹修士,也不过活一千年,后代子孙中,只要有一代败家,那前几代不管挣多少灵石,都会被很快亏空,前功尽弃。
正因为如此,无数曾经显赫辉煌的世家,在岁月中灰飞烟灭。
自幕府在安城落脚三百年来,曾见过无数强横世家就此消亡。
幕府子嗣众多,平日修炼,甚至吃喝拉撒的开销,还是门下弟子去挣,空有灵物资源,这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
所以,幕府的真正蕴底在于“丹药”
以幕府得天独厚的“灵药圃子”灵药那是以十年计算。
在这座“灵药圃子”里,种上大量灵药。
里面甚至有筑基巅峰老祖设置的阵法保护,被分割为一亩一亩独立的药田。
必须每百年、或十年,才能开启阵法,才能进入其中的一亩灵田。
这样,就算后代子嗣疯狂败家,也进不去药园子里面,挥霍这些财富。
这是慕家历代祖先,呕心沥血积攒下来的财富,所以慕家才能成为安城最大的丹药坊,全因灵物按需提供。
只要能有“灵药圃子”的存在,后代子嗣中,哪怕某一代衰落了,但只要还有子孙,就有重新振兴的机会。
可以说,这才是慕家真正的蕴底,也对灵药,以及制作灵丹,占据了很大优势。
其他行当,慕家早就争不过两大世家,干脆都放弃了。唯有丹药这个暴力行当,慕家有着天生的优势,就算是李家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