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们连树皮都快啃光了。
前日您出门查看灾情,回来就发起了高烧”凤阳府?蝗灾?陈远心中猛地一震。
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眼下又是明初,难道自己穿越到了明朝开国初期?他强压下心中的震惊,问道:“当今圣上可是朱元璋?”
小斯瞪大了眼睛,慌忙捂住陈远的嘴:“公子慎言!这话若是被人听去,可是要掉脑袋的!”
陈远心中已然明了,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思考对策。
作为一个研究明史多年的研究生,他深知此时的明朝虽已建国,但根基未稳,内有民生凋敝,外有北元残余势力虎视眈眈。
而眼前最紧迫的,就是这蝗灾。
在现代,陈远曾研究过古代治蝗的方法。
他立刻吩咐小斯召集村里的青壮男子,又让人准备了大量的锣鼓、火把和麻袋。
村民们都觉得这书生疯了,但看在陈远平日乐善好施的份上,还是照做了。
夜幕降临,陈远带着众人来到蝗虫聚集的田野。
“听我号令,一起敲锣打鼓,点燃火把!”
他大声喊道。
村民们虽不明所以,但还是纷纷行动起来。
一时间,锣鼓声、呐喊声震天,火光冲天。
蝗虫果然被这阵势惊扰,纷纷朝着火光飞去。
陈远指挥众人用麻袋捕捉蝗虫,一夜下来,竟收获了数千斤蝗虫。
村民们看着堆积如山的蝗虫,又惊又喜。
“这些蝗虫,可都是上等的蛋白质。
”
陈远对村民们说,“将它们洗净晒干,磨成粉掺入粗粮中,既能饱腹,又比寻常食物耐放。
”
消息很快传到了朱元璋耳中。
此时的朱元璋正为蝗灾一事焦头烂额,听闻凤阳府有个书生想出奇招治蝗,立刻派人将陈远召进皇宫。
奉天殿内,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地看着跪在殿下的陈远:“你就是那个治蝗的书生?”
陈远抬起头,第一次直面这位传奇帝王:“草民陈远,见过陛下。
”
他不卑不亢的态度,倒是让朱元璋多看了两眼。
“说说,你是如何想到用这等方法治蝗的?”
朱元璋问道。
陈远早有准备,从容答道:“草民曾游历四方,听闻西域有以火驱虫之法。
此次结合本地实情,稍加改良,没想到竟见了成效。
”
他当然不能说自己是从现代学来的知识,只能找个借口搪塞。
朱元璋点点头,又问了许多关于民生、治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