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凭借着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
在一次攻打城池的战役中,他建议曹操利用火攻,趁着风向突变,一举拿下了城池。
曹操对他愈发赏识,将他提拔为校尉。
然而,树大招风。
林渊的出色表现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其中就包括曹操的亲信谋士荀彧。
“主公,林渊此人虽然有些小聪明,但终究是个无名之辈,不可委以重任。
”
荀彧在曹操面前进谏。
曹操却摇摇头:“文若,你莫要小瞧了他。
林渊的很多想法,都是我等未曾想到的。
他能在战场上随机应变,此等人才,正是我所需要的。
”
尽管曹操信任林渊,但他在军营中的日子并不好过。
其他将领经常给他使绊子,故意在训练时刁难他。
但林渊并不在意,他知道,在这个乱世中,只有实力才能证明一切。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爆发。
这是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林渊自然清楚这场战役的重要性。
他向曹操建议:“主公,袁绍兵多将广,但他刚愎自用,手下谋士不和。
我们可以先坚守阵地,待其粮草不济时,再出奇兵偷袭乌巢。
”
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
在战斗中,林渊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趁着夜色,从小路绕到乌巢,放火烧毁了袁绍的粮草。
袁绍大军顿时大乱,曹操趁机发动总攻,大获全胜。
此役过后,林渊声名大噪,成了曹操帐下最受宠信的谋士之一。
然而,林渊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北方后,开始南征。
他率领八十万大军,准备一举拿下东吴和刘备。
林渊心中明白,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赤壁之战。
如果曹操胜利,那么天下将很快统一;但如果失败,三国鼎立的局面就会形成。
“主公,东吴地势险要,又有长江天险。
而且此时正值寒冬,士兵多有水土不服,还请三思。
”
林渊向曹操进谏。
曹操却大笑:“林渊,你太过谨慎了。
我军势如破竹,小小东吴,何足挂齿!”
林渊无奈,他知道历史的车轮难以阻挡,但他还是想尽力一试。
他建议曹操将战船用铁链连接起来,以减少士兵晕船的情况。
然而,他也提醒曹操要防备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