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讨债 > 第142章

第142章

并且中止和他的合作。

可是朱木此时言行,倒还算得上君子二字。

陈涛笑了笑,说:

“朱兄,你莫看不起我们合作的铅笔生意1”

“这虽然不如青霉素,却也不是没得赚1”

“陈兄,这铅笔不是主要卖给宫里吗?难道还有别的销路?

“这铅笔生意,其实就是制造需求,朱兄只看到了宫里强制官员使用铅笔,却忘了当铅笔成为办公的一种专用文具

之后,它培养出来的市场

“既然写公文要用,那官员平时需不需要买笔背着?”

“那些学子,要不要提前练习铅笔写字?

“还有商人…

陈涛将铅笔的未来市场,简单给朱标描绘了一遍。

简单来说,这生意还是搜刮士子的财富。

这群人,本身就是天下经济条件最好的一群人,正符合陈涛的理念

虽然铅笔这种东西,注定不能卖高价,但却能走量。

“我估计,在未来三年内,当市场培养形成1

“这笔生意,每年会带来五万两的利润1

“就是今年,也不会少于五千两1”

陈涛给朱标算过账后,朱标这才明白铅笔生意的好处。

对于一门生意来说,五千两其实不少了,而五万两,更是非常好的生意。

大明多少富商,其实身家在十万两以上的没有几个人。

百万两已经称得上是富可敌国。

他喜笑颜开,和陈涛签订契约。

伴随着系统的见证,陈涛和朱标之间,隐约产生了一丝联系。

这份投资,算是完成了。

陈涛站起来,说:

“一起去码头看看吧!”

陈涛对朱标说。

他将青霉素工坊和铅笔工坊设置在码头附近,有他自己的想法

青霉菌的培育,想要尽可能的少的让展青霉素出现,在培菌的时候最好用上水果之类的东西,能大量减少展青霉素

出现的几率,他和徐妙云提纯,会变得简单一些。

而铅笔笔芯的制造,需要打量的碳,这些都需要交通方便。

从一开始,将工坊开在码头附近,就能减少物流成本

陈涛带着朱标、刘伯温和徐妙云来到工坊,参观了一下。

“招工人的话,青霉菌的培育倒是不用技术工,我们只要将霉菌收集好,再去另一处提纯!”

“铅笔工厂需要一些木匠

刘伯温不紧不慢给陈涛介绍,陈涛满意点头。

这个刘五确实是个人才,有他在,自已不用担心投资的执行问题。

而且,他好像也颇为神秘呀,前几天不声不响出去,就带回来八千两本金交给陈涛,他声称是借的,可是陈涛觉得

这老头有些门路。

这种主动还钱的态度,让陈涛对他更是放心几分。

而且进入状态的刘五,丝毫没有了读书人那种不起商人状态。

反而对一切,都充满好奇。

他们走出工坊,陈涛看着熙熙的码头。

应天府坐落江南,水系发达。

水运成为货运的重要货运手段,各种物资,都通过码头,供养应天府的消耗

刘伯温感慨:

“以前老夫还在朝堂中为官的时候,从来没有来过这种地方,如今跟着大人,才算深入市井!3

陈涛笑道:“那你感觉如何?

这些唯利是图的商贾,是否还如你以前一样厌恶?”

刘伯温摇摇头。

“大明重农抑商,这点我理解1

“因为天下初定,若不限制商人,就没有人种地!”

“可商人就如人身上的血液一般,他们会负责将东西,送到大明各处1

陈涛和刘伯温,徐妙云三人随意在码头行走,听着周围噜杂的声音。

突然,远处传来喧哗。

他看到,一群衣衫谥楼的人,正被人驱赶。

“这是从南方北上的灾民,大约是偷渡而来的1”

“如今黄河改道,南方许多地方受灾百姓活不下去,就逃荒!“

“有不少人逃到应天府,陛下也让人开仓放粮!

“只是我大明的粮食一直紧张,就算是官府全力施救,也是杯水车薪1

直没有说话的朱标,看到眼前的情景,感同身受。

他在陈涛面前的身份是户部官员,而身为太子,他最近关注的点也在南方水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