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出身,得知家里人全部造反,成功后还被大周一天两顿饭地喂着,家里还有人当了小官小吏,这仗简直没法打了。
“滇南国的各大贵族,联合送来国书,希望继续与大周合作缟布和盐糖等生意。”
滇南国有港口,造船业发达,水陆运输也发达,从大周收购的盐糖,运往南部更远的其他国家,倒倒手就能赚大钱。
至于被梁国侵占的国土,当地的百姓早已被梁国驯化好了,这回还发生了造反的事,滇南国的底层百姓数量更大,大贵族的压迫更强,他们愿意接收国土,但绝对不会接收这些见过世面的百姓。
为了防止吞并了梁国的大周,挥军南下,顺便把滇南再咬一口,所以才有此提议。
“陛下,既然滇南国愿意交上经济大权,我们只有成全他们了。”
程彧知道,天下一统必须要经历打仗,唯有打一次大的,才能让接下来的数百年得以休养生息,文化融合与传承。
但古时候的冷兵器交锋,胜利是用人命堆砌出来的,所以,收割诸国时,这仗,最好只打一场国战!
“那个,文和,你听到梁国灭亡的消息,就没有别的想法吗?”
萧九龄眼巴巴地等着他往私事上多想一想。
程彧一时哑然。
呃,以梁国为聘的事,自然不能传得天下皆知,但,他也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人。
国事可以众臣一起商议,爱情这回事,两人足矣。
“九龄你既然为梁国为聘,那我便以天下为回礼,等我一下。”
程彧起身前往书房。
不多时,便搬来了一摞他亲自撰写的书籍。
萧九龄不解地眨巴着眼睛:这,就是天下吗?
“来,看看。”
程彧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书,递给萧九龄。
论持久战?
萧九龄翻开只扫了一眼,凤眸圆睁,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新鲜的知识。
这一看,直到看完,她才意犹未尽地合上书本,打算有空必须再重新读一遍。
“文和,你还说你不擅长行军打仗,你能写出这种着作来,你这叫不擅长?”
程彧谦虚一笑:他真的不擅长行军打仗,但他擅长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更是把那些历史名人的丰伟伟绩和他们的着作,全部读进了心里。
“九龄,这些书,是关于治世还有打仗的内容,我不敢保证是面面俱到,但我能想到的全部写下来了,有了它们,我们统一天下的理论指导就有了,剩下的,就是吸引大量的人才,越强越强。”
“文和,你不会是想着功成身退吧?”
萧九龄话刚说完,身体跌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
程彧的笑音在她头顶上响起。
“从今往后,我会换个身份支持你,有些事我当官员时能做,当国父时,便与你一样,是这个国家的体面,便不能再做了,功成是一定会成的,至于身退,等到天下统一,后继有人时,我们再一起退,可好?”
“我……我听你的。”
……
神武二年六月,武帝萧九龄收服梁国,推行各种大周政令,发展当地特色经济产物,开荒种田,工部推出的曲辕犁、秧马等物,大大提升了当地产量,当地百姓还特意为新帝建了圣祠供奉。
神武二年十月,位于大周西北之地的西胡,吞并内政混乱的东胡,形成胡族一统之势,屡犯大周北境,被边关将士击退,百姓虽无伤亡,但将士死伤惨重。
同年腊月,帝诞下龙凤胎,国父程彧宣告:好事成双,全国免税两年,举国欢庆。
神武三年三月,滇南国内乱,白启率领四十万大军攻入滇南国国都,恢复数百万奴隶的自由身,发放户籍与田地,结束了滇南国数千年的混乱与奴隶制度。
白家军负责驻守拓展的南部边境线,时任副将的秦君宝,与十五万左军女将领程果果,率领三十万大军回京。
神武三年腊月,胡族南下,侵犯大周边关。
被早有准备的秦君宝,以“天雷”轰平,与此同时,程果果率领的五千特战队,奇袭胡族王庭,胡族投降,割让千里国土,并答应与大周互商。
神武六年五月,十万大军从胶东沿海而上,收服高丽及周边小国。
神武十三年腊月,胡族国王试图再次发动战争,部族无人响应,并发生武装叛乱。
神武十五年,在礼部尚书张驰的斡旋,以及各种火器的压制下,胡族归降大周,西域诸部与附庸胡族的小国家,一同归属大周。
神武三十年。
大周坐拥南北西东直径一万五千里疆域,治下人口四亿,并在各种利民的政令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