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哪里都不去。
而刘大妮也是时刻关注着方圆这里,还真是让赵天赐猜对了,刘大妮上次找方圆的确是有事儿。而且也确实是想借钱。
不过是看到赵天赐在家里,她又太了解赵天赐。知道要是说她娘家弟弟结婚借钱,赵天赐是绝对不会借的。
要是说家里有事儿需要借钱,还怕赵天赐去找自家男人核实。毕竟自己来找方圆借钱是瞒着自己男人的。
要是让建国知道自己为了娘家借钱,肯定会跟自己吵架的。所以她才跟方圆东拉西扯的一下午,碍于赵天赐在家里,一直没说出口。
这天听说村里的柱子家要办喜事儿,刘大妮就知道机会来了。赵天赐跟柱子平时关系好。
赵天赐结婚的时候,柱子也跟着忙前忙后的忙活了好几天。
这一次轮到柱子结婚,赵天赐肯定也会去帮忙的。
果然让刘大妮猜对了,知道柱子要结婚的消息,赵天赐就出了门。
得知赵天赐出了门,刘大妮就赶紧的过来找方圆。
不怪刘大妮着急,她娘已经托人催她两回了,要是再不拿钱回去,恐怕她娘就要亲自上门来了。
赵天赐走后,方圆待着无聊,就拿出来毛线,打算给赵天赐织毛衣。
这才刚起了个头,外面就传来了敲门的声音。
方圆只能先放下手里的毛线,先去开门。
"谁啊?"方圆到了门口先问道。
"老四家的,是我,你大嫂。"刘大妮回答说。
"是大嫂啊,你等等,我这就开门。"方圆说着就把门打开了。
"你这大白天的还插上门了?"刘大妮一边说一边进了院子。
说起这个,这是方圆始终不能适应农村的一点。
在这时候的农村,白天是从来不关大门的。
像赵老太太他们家就是,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大门,只要家里有人,大门基本一天都是敞开着的。
而方圆则是正相反,她家的大门从来都是关着的。不管谁来都需要敲门。
方圆这是刚结婚,而且住的离村民远。要不就像方圆这样整天关着门过日子,在乡下是要被讲究的。
像方圆这种在乡下被称作"独",就是不想跟人来往的意思。
就连刘大妮,在门外敲门等方圆来开门,都有点不满,毕竟她不管去村里谁家去串门儿,都是直接进屋的。
就没有哪家是关着门,还要问清楚是谁才开门的。
"以后你可别关门了,你这样大家都没法来你这串门儿,你整天关着门,别人还以为你不愿意大家来串门儿呢?"刘大妮一边往屋里走,一边说。
"我是想睡会儿觉,才把门插上了。"刘大妮这么唠叨,方圆当然不愿意听。所以不软不硬的说道。
看这样,刘大妮就知道方圆不愿意听了,待会儿还有求于方圆,刘大妮也后悔自己多嘴。
所以也赶紧转移了话题:"天赐不在家?"
"嗯,柱子要结婚了,天赐去帮忙了。"方圆说道。
说着话,两人就进了屋里。
"大嫂,快上炕里。炕上暖和。"方圆说。
虽然对刘大妮的话不喜,但是方圆还是热情的招待刘大妮。
"大嫂,吃个酸梨。这里还有栗子,核桃。"方圆把家里平时放干果的盘子端过来说道。
刘大妮一看方圆端过来的果盘,里面不光有酸梨,还有核桃,栗子。
值得一说的就是这个栗子,栗子上糊了一层不知道什么东西?还散发出一股香甜的味道。
方圆看刘大妮盯着糖炒栗子看,以为她不好意思吃,就给她抓了一把:"大嫂,这是糖炒栗子。你尝尝,可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