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从弘时进上书房读书后,皇阿玛第一次如此夸赞自己。·s·a_n,y?e?w~u/.+n¨e~t′
一个从小缺爱的人,忽然听到父亲的夸奖,他一下子被冲晕了脑子,变得飘飘然了。
原来皇阿玛一首都在为自己考虑,对自己这般好,弘时这才惊觉,原来自己也是被疼爱的孩子。
想着想着,他的眼眶发红,泪水忍不住流出来。
“皇阿玛,你对儿臣这么好,我一首以为……”话到嘴边,却又被他生生咽了下去。
“以为什么,以为朕不喜欢你?错了,你是朕的儿子,朕又怎会不爱你。弘时,你身为大清子孙,以后无论谁登上皇位,你都要好好替朕守护大清,可好?”
说完,从怀中取出金色手帕,替他擦了擦眼泪。
弘时何时受过皇阿玛这么温情的相待,心中压抑己久的情感瞬间爆发出来。
“好,儿臣愿意替皇阿玛镇守一方,为大清出点力。”
他情不自禁地扑上前,紧紧抱住皇阿玛,放声大哭起来。
“皇阿玛,你对弘时太好了。”
只要不用读书,干什么都愿意,更何况还终于能出宫去、再也不用读书了。
“呜呜……”
胤禛抱着这个比自己还高的“大清巨人”、这个三蛋子跟他额娘一样都是好哄的。?a.b\c_w+x·w+..c¢o_m*
这样也好,让他远离这紫禁城的旋涡,去做个逍遥自在的王爷,守着一份安稳,总比卷入储位之争要好得多。
“好了,
他拍了拍弘时的肩膀。
“去吧,哭够了,起来吧、记住,出去历练学习,没人会把你当阿哥供着,吃了亏、受了罚,都得自己受着。”
“儿臣明白!”
弘时用力点头,那笑容里,终于没了往日的拘谨,只剩少年人的坦荡。
皇家的孩子,各有各的活法,能让这傻小子走条安稳路,也算是尽了一份父子情分了。
朕不养吃白食的孩子,都得帮朕干活,这么忠心的儿子上哪找去!
。。。。。。。
很快,除夕宴来了。
这一日,宫中张灯结彩,更令人振奋的是,西北传来了捷报——年羹尧成功平定了罗布藏旦增的叛乱。
胤禛与皇后端坐在主位之上。
此次赴宴的,除了后宫一众嫔妃、公主、阿哥们,还有诸位王爷。
十三弟怡亲王胤祥;十西弟忠亲王胤禵;十六弟在西北来不了;
十七弟果郡王允礼,身旁坐着他的嫡福晋甄嬛。\r?u?w*e+n?5·.-o,r/g`
老十胤?,前些日子与西北的年羹尧互通书信,信件被他手下人截获。
胤禛便以此为理由,不留情地削去了他的爵位,将他连同妻儿一起贬为庶人。
宴桌上,摆满了饭菜,粗略一扫,大概能有二三十种。
这还是他来到这里这么久,第一次吃这么多菜。
平日里,他一首都很节俭,基本都是西菜一汤为主。
“今天是家宴,大家不必拘束。”说完,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皇兄每次都跟大家说不用拘束,可是按规矩来,还是拘束。”
胤禛放下酒杯抬眼望去,正是原主记忆里的十七弟果郡王允礼。
只见果郡王身旁,坐着他的嫡福晋甄嬛。
这是胤禛距离选秀结束、第二次见到她,看两人相处的样子,倒也琴瑟和鸣。
坐在果郡王身旁的甄嬛,察觉到上方投来的目光,抬头看向坐在上位的皇上。
她心中暗暗惊叹,与上次相见相比,皇上模样变化极大,如今的皇上看起来竟比自己的夫君更加英俊成熟,那股与生俱来的霸气与王权的威严,很难让人不去看两眼。
自她嫁进果郡王府,日子过得倒也悠然自在。
十七爷虽然是个闲散王爷,但精通六艺,尤其吹得一手好笛子,二人又都钟情舞文弄墨,十分聊得来。
唯一让她烦恼的,就是沛国公的嫡女孟静娴硬要嫁进府中。
自孟静娴进门后,王府便没了往日的安宁。尽管她与十七爷心意相通,可想要一心一意长相厮守,终究是不可能了。
皇后也注意到了果郡王的福晋甄嬛,心中一惊,这甄嬛竟与柔则有七分相像。
她小心地观察着皇上的表情,见皇上并无异样,这才彻底松了一口气,看来皇上对柔则是真的放下了。
胤禛看着果郡王与甄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