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装弹机的咔咔作响机械声中,将一枚二次分装的3bm60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推送入膛。
也就在此时,提前将炮塔指向摆到了侧面,并以“战列舰抢t头”形式横着车身从街口开出来的博军t-72a,已经充分利用先手优势、当头一炮。
轰——
呼啸而来的穿甲弹眨眼即至,不偏不倚一发打在了t-72b3m的首上临近中心部分。
看得出来,对面的博军车组多少也是有些水平的,起码知道t-72系列一贯的正面弱点,在于被掏空了一块装甲的驾驶员观察窗区域,不至于自己开着t-72还不知道t-72的弱点何在。
只可惜,过分追求制敌机先的博军t-72a根本没来得及精确瞄准,属于“套上就打”有些着急了。
这发细钨芯早期型穿甲弹没能精确命中t-72b3m的首上三角区,反倒是一炮砸中出厂原装自带的“化石”重爆反,直接被抛板横切两半炸飞了出去。
半分钟之内连吃两击,先吃一发rpg再来一发钢针弹。
被打得火气上头的叙利亚志愿者炮手是一边瞄准、一边骂娘,同时保持着冷静稳健的操作不带一点手抖,直到将横向摇摆过来的炮口对准了只隔小半条街距离的敌军t-72a首上。
“呼,愿主保佑!”
咔哒——
轰——
作为俄军现役主力弹种的3bm60穿甲弹挣脱炮口束缚直冲而去。
根本来不及倒车,或者说以t-72a那“老汉过马路”级龟速倒车倒也没用的博军坦克,在毫无反应的前提下遭到正面直击、正中靶心。
3bm60对付早期猴版t-72a的首上装甲,就属于“烧红的剃刀切黄油”同款的压根不可能存在无法击穿一说。
在3bm60的穿甲体前,装甲板形同虚设的博军t-72a遭到瞬间洞穿。
高温高速的穿甲体击破装甲,连带着掀起大片的装甲碎片在车内四散横飞,自身也在击穿装甲后开始断裂的穿甲体一并加入了这场“炽热金属风暴”。
驾驶员、车长、炮手,三名博军车组成员没有一人是能逃过一劫的。
最倒霉的驾驶员因为拦在了穿甲体行进的弹道轨迹上,遭到当场爆头。
倒霉程度次之的炮手,则是被击穿装甲引发断裂,并改变了弹道轨迹后横向砸来的半截穿甲体瞬间“腰斩”。
没错,就是字面意思上的腰斩。
整个腹部被横切而来的半截穿甲体,开出了一道至少得有35公分长的大口子,连带着脊柱也被瞬间斩断,属于是“从腹部打进、从后背打出”。
同样没能幸免但起码死状不那么惨的车长,则是被装甲碎片、弹体残片洗了个满身满脸。
从头到脚被插了十好几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尖锐金属片,真正成了“人形刺猬”。
虽然没当场毙命,但也是出的气多、进的气少,瘫坐在车长椅上血流如注连话都说不出来,更别提自主弃车逃生,已在弥留之际眼看是活不成了。
外表看上去只是被钻了个眼而已,既没冒烟起火也没弹药殉爆的t-72a就此完蛋,因车组成员被杀伤殆尽而强制移出了战斗序列、退出战场。
透过面前的车长镜确认敌军坦克在被击中后已经毫无反应,对自己手中穿甲弹的性能足够自信的t-72b3m车长当即下令。
“目标解决,干掉敌坦克一辆,记账上!我们继续前进,驾驶员挂一档!”
“解决了?我以为需要再补一炮来着。”
左右手始终摸在档杆上的驾驶员立刻照做,口中还不忘道出疑惑。
与车长一样同在其身后炮塔战斗室内的炮手径直回道。
“你以为我刚打出去的是什么?弹弓打小石子吗?那是俄军现役同款的主力穿甲弹,对付这种上世纪老破车足够了,等仗打完你拿着铁锨回来进车里铲肉就行,我保证。”
类似这样的战斗并非个例,就像前面提到的。
博军这种“化整为零,分散装备,拿平民当挡箭牌藏到各处”的行为,只能保证装备幸存而根本无法保证部队战斗力。
战斗是突然爆发的,指挥链是被开战就斩断的,成了没头苍蝇的博军坦克营甚至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集结与调动命令,下面的连长一头雾水问营长,营长也是俩眼一黑的根本不知道现在该不该集结部队又往哪儿去。
从营长那儿得不到个准信的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