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饭,阳光正暖,洒在身上带着丝丝惬意。¨咸`鱼_看¨书-网. ^首-发,林云与董曦月一左一右,陪伴着李梅和林绍田,一家人慢悠悠地朝着故宫走去。
董曦月走在旁边,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兴奋地说道:“叔叔阿姨,我是地道的燕京人,来故宫很多次了,等会儿我给你们好好当一回导游,把我知道的都讲给你们听。”
林绍田笑着点头:“那可太好啦,有你这专业导游带着,我们这次参观肯定收获满满。”
午后的阳光透过云层,给故宫的琉璃瓦镀上了一层金辉。林云看着眼前红墙黄瓦的建筑群,忍不住感叹:“皇帝的家果然气派。”
董曦月从包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讲解器,分给李梅和林绍田:“咱们从午门进去,沿着中轴线慢慢逛,我给你们当导游。”她穿着米白色连衣裙,站在朱红宫墙下,像幅精致的水墨画。
李梅举着手机不停拍照,从金水桥拍到太和殿前的铜狮:“这狮子看着就威风,比咱们老家祠堂门口的石狮子气派多了。”
“这对铜狮是镇宅的,”董曦月指着雄狮脚下的绣球,“您看左边这只是公的,踩着绣球象征权力;右边那只是母的,踩着小狮子寓意子孙绵延。”
林绍田推了推眼镜,盯着太和殿的屋脊:“这上面的走兽有讲究吧?我数了数,好像有十只。(新#a(完.本,′\神?÷a站μ ^¤+免ˉ费^??阅?读·”
“叔叔好眼力,”董曦月笑着点头,“太和殿是故宫等级最高的建筑,屋脊上有十个走兽,分别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这在整个紫禁城是独一份的。”
林云跟在后面,听着董曦月熟练地讲解每座宫殿的历史,忽然觉得身边的姑娘像座挖不完的宝藏——她不仅懂经济懂管理,连这些老祖宗的学问都信手拈来。
走到太和殿前的广场时,林云望着层层叠叠的宫殿飞檐,忽然叹了口气:“古代皇帝是真会享受,住这么气派的地方不说,还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日子也太滋润了。”
董曦月正在给李梅讲盘龙柱的典故,闻言回头看他,眼神里带着戏谑:“听你这意思,是羡慕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
林云瞥见她眼底的调侃,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摆手:“哪能啊!我才不羡慕呢。”他掰着手指头数起来,“您想啊,皇帝天天天不亮就得上朝,批奏折到半夜,遇着灾年还得下罪己诏,比咱们996累多了。再说了,三宫六院看着热闹,其实烦心事更多,哪有我现在省心。.\?看?*|书o<>屋¨D\小·\说(网@_ ×?已°±&发\?¢布?最1D新?]章±|o节~±?”
“算你识相。”董曦月给他丢了个白眼,转头继续给李梅讲:“阿姨您看这殿顶的琉璃瓦,只有皇家建筑能用黄色,亲王王府只能用绿色,普通百姓家连琉璃瓦都不许用呢。”
林云看着她转身的背影,偷偷抹了把额头的汗,心里直嘀咕:刚才哪根筋搭错了,居然敢在她面前说这个,真是嫌日子太清净了。他快步跟上,讪讪地给董曦月递了瓶水:“导游辛苦了,喝点水。”
董曦月接过水,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嘴角却悄悄勾起了弧度。
走到御花园时,李梅被假山旁的石榴树吸引:“这树都几百年了吧?还能结果子呢。”
“据说每年秋天都结满石榴,”董曦月帮她拂去肩上的落叶,“老辈人说这是多子多福的寓意。”
林绍田看着满园的松柏,感慨道:“以前在电视上看总觉得不真切,亲眼见了才知道什么叫皇家气派。这地砖都被踩得发亮了,得有多少人走过啊。”
四人沿着中轴线一路向北,从太和殿到乾清宫,从交泰殿到御花园,董曦月总能说出些鲜为人知的典故。李梅听得入了迷,拉着她的手说:“曦月懂得真多,比那些专业导游说得还好。”
逛到神武门时,夕阳已经西斜,将宫墙的影子拉得很长。林云看了眼时间:“都快五点了,咱们去吃晚饭吧。”
董曦月早就做了攻略:“我知道附近有家南门涮肉,老燕京人都爱去,咱们去尝尝地道的铜锅涮肉。”
车子穿过胡同,停在一家挂着红灯笼的老店门口。刚进门就闻到浓郁的麻酱香味,李梅吸了吸鼻子:“这味儿闻着就香。”
董曦月熟门熟路地选了个靠窗的座位,点了手切鲜羊肉、肥牛卷和各种蔬菜,又特意要了两盘糖蒜:“吃涮肉就得配糖蒜,解腻。”
铜锅很快端了上来,炭火“噼啪”作响,清汤里飘着葱段和姜片。林云帮李梅涮着羊肉:“妈,这涮肉讲究七上八下,烫几秒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