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船很顺利的在过了北防线,停靠在一个小港口里。
两人上了小镇,迅速的买了一些粮食和备用的东西,马上又回到船上赶路。
姜怜衣心里还是有些恐惧,生怕那群官兵会追来,生怕魏弘博知道她没死,追杀过来。
她哪也不敢多停留。
到了扬州就好了,她在心中安慰自己,到时候,天高皇帝远,她改名换姓,魏弘博也追不上她了。
船只又在江中漂了十几天,一路顺畅,抵达了江南。
沈临将船只丢在岸边,带着姜怜衣下了船,两人没什么细软,就姜怜衣手上的那把琵琶。
他心心念念的惦记着要修姜怜衣的那琵琶,七拐八拐的找到了一家琵琶作坊。
“岁岁,他们看不到我,只能你自己跟那工匠说说这琵琶哪里坏了。”
沈临揉了揉她的发,温柔的说:“但是你不用怕!我会站在你旁边的,谁敢对你不利,我一脚踹死他!”
姜怜衣温顺的点点头,“好。”
沈临伸手将她脸上的薄纱盖好。
入了市井,不再是官家小姐,而两人为了避免惹人瞩目,沈临给姜怜衣买的衣裳是寻常百姓穿的粗布麻衣。
可那粗布麻衣即使穿在她身上,也遮挡不住她的天姿容颜,沈临只好又弄来了薄纱,将她的脸遮盖住。
姜怜衣听从沈临的吩咐,抱着琵琶进了店,老师傅瞧见小姑娘手中的琵琶,一眼便看出问题,立刻迎了上来。
“姑娘,是来修琵琶的吧?”
“师傅,琴弦断了一根,能续上吗?”
“当然,您可找对人了,我看看。”
姜怜衣把琵琶递给老师傅。
老师傅接过瞧了一眼,“这琵琶有些年头了,用的上等的紫檀木制成,琴身细腻,音色清澈,是把好琴!”
姜怜衣颔首。
老师傅又说:“这断弦好修,只是需要点时间。”
“多久?”
“明日。”
姜怜衣点头。
“我看您像是外地人。”
姜怜衣含糊其辞,“回来探亲。”
老师傅笑道:“那行,明日这个时辰,您过来取琴。”
离开琴行,姜怜衣跟沈临走到了大街上。
扬州城里人群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商贩吆喝声,孩童嬉闹声不断,路边的小桥流水人家,一派的江南气息,虽不比皇城脚下繁华,可却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
姜怜衣的眼神有些留恋,想逛一逛,却被沈临拉着走了。
“明日再逛,今儿个有正事。”
“什么正事?”
“跟我走就知道了!”
路边有他备着的马儿,沈临利落的上了马,将她抱起来拥在怀中,“捉住缰绳。”
姜怜衣第一次骑马,虽然心下有些害怕,可沈临抱着她,手握在她手上,帮她驱着马儿走。
那一刻,她也不怎么恐惧了。
旁人看不到沈临,只能看到一个娇小的姑娘,缓缓的骑着马儿,往城外走去。
出了城外,人烟稀少,沈临马鞭一扬,胯下马儿速度疾驰,疯狂的在林中奔驰。
姜怜衣被这马的速度吓得尖叫。
身后的沈临却笑得肆意妄然,“岁岁,你要是怕的话就抱紧我!”
姜怜衣哪敢回头抱他,她躬身趴在马背上,紧紧抓住缰绳,生怕被甩下马。
“沈临!”
“嗯?”
“停下来!停下来!太快了!”
“一点都不快,岁岁。”
最终,一轮惊心动魄的马背教学终于停止下来了,沈临勒住缰绳,最终停落在一处宅子面前。
这是一处江南气派的宅院,飞檐弄瓦,白墙粉黛。推开精致纹样的大门,小院,庭楼,荷花池,宅院不算大,但是应有尽有。
姜怜衣愣在原地,呆呆的看着这宅子。
沈临弯唇一笑,“喜欢吗?”
姜怜衣眸光微动,“你……你早就做了决定!”
他们才到扬州第一天,哪里有时间买宅子,也就是在未来到这里之前,沈临一直在做准备。
他知道她想要什么,也知道她需要什么。
沈临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尖,戏谑道:“是不是被我感动了,不许哭!哭起来丑丑的,我不喜欢!”
姜怜衣红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