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六浑的仁义只不过相对于宇文洛生罢了,完全无法和主公比。百姓们心中都有一杆秤,谁好谁坏分得很清楚,一旦听说主公北上平叛,绝大多数人都是出工不出力。”“我明白长史(行台长史)的意思了。”卫铉双眼一亮,欣然道:“不错,我军之敌是贺六浑带来的、与侯将军对峙的精兵,只要我军歼其于野外,以涞源籍新兵镇守的涞源城轻易就能攻克,甚至连不攻而破都有可能。”“正是如此!”段荣正色道:“贺六浑文武双全,富于机谋,极具军政天赋;而且知人善用,唯才是举。据说他治军严明,麾下将士乐为效死。只不过此人虽然难缠,可其麾下军队根本无法与我军比。再加上他所坐镇的军营远不如涞源城坚固,我军破之不难。” 卫铉十分满意段荣的表现,对于段荣的判断也很赞同。贺六浑虽然是胸怀天下的枭雄,但是他此刻受制于杜洛周,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养军、练兵,更何况威望不足,麾下军队更是俨如部落联军一般。山头林立的特质注定了他军队无法打硬仗、无法打持久战;因为战事一旦陷入僵局,各军首领为了自身利益、为了保存实力,总是选择退缩或者逃跑。类似的军队,卫铉遇到不少。便是尔朱荣也不例外。果毅军军主窦泰下意识的跟着卫铉和段荣的话去思索,眼见两人三下五除二的将敌军剖析干净,迫不及待的起身拱手请命:“主公,末将愿为前锋。”威武军军主达奚武、辅军军主蔡俊蔡俊、屯田军军主寇洛、骁勇副军主尧雄、果毅副军主石忠、扬武副军主厍狄干、威武副军主若干惠、辅军副军主刘朝、屯田副军主徐义纷纷起身请命,一个比一个声音大。“我知道你们很急,但你们先别急。”卫铉让大家安静下来,和声道:“你们人人都想建功立业、加官晋爵;我也想。但是你们知道战争不是儿戏,既不能逞匹夫之勇、不能意气用事,也不能单打独斗;否则的话,于己无益、于国无益。对于接下来的战争,我心里有数,也会让每支军队立功,大家都不要争了。”安抚完毕,卫铉看向默不作声的姜衍:“据侯义都伯所言,贺六浑、娄昭异常嚣张,涞源城四门如常开关;姜将军,你让卫雷率五百斥候潜入城中,除了死死的盯着娄昭,还要探清城中守军情况。”姜衍会心一笑:“卫雷将军曾经率军从水门潜入城中,以作我军内应,他对涞源城布局十分清楚,末将立刻着手安排。主公还有其他任务吗?”“有的!”卫铉道:“你的任务比较重,除了率领剩余斥候关注贺六浑军的动向以外,还要与侯将军以及他的斥候共享情报。”“末将遵命。”姜衍深施一礼,步履匆匆的退出大帐。卫铉取出两支令箭:“卫天,你派人给韩轨下令,让他押解俘虏北上;此外,将唐城县防务全权交给曹简,令其子曹开忠率守军和优选而出的五千‘民夫’前来汇合。,e*r+c\i*y\a?n¨.`c?o!m′”唐城的俘虏计有两万八千余人,不过他们都是被迫从军,又见识了战争的残酷,当他们拿到上党军下发的“遣散费”、曹简分派的田地。只想守着田地过日子,然后再把亲人接到唐城县生活。再加上曹简为官清廉,治理得当,所以他们异常安分老实。便是把守军和挑选出来的勇士尽数调来,余者也不会祸害唐城县。即便是有一些害群之马,也影响不了大局。卫天接过令箭,转身离开。“杜参军事。”卫铉看向杜弼,吩咐道:“明天一早,你让人把伤兵送往唐城休养。”“喏。”陈元康、杜弼抱拳应命。目光环视一周,卫铉向众人说道:“你们让将士们好生休整,只要韩将军抵达此处,我们堂堂正正的杀向涞源。”“是。”众将自无不允,欣然的行礼离去。“你们各回各军,稍后一起享受大胜盛宴。”卫铉挥了挥手,令众将离去。众将离开不久,一名亲兵校尉前来禀报:“主公,定州刺史来了,此刻正在营外等候主公将令。”“请他入营。”交待一声,卫铉对陈元康道:“长猷,你与我一起会会‘杨大刺史’。”说着,卫铉又向都伯道:“派人将斛律光、王思政、韦孝宽、李穆、段韶叫来大帐。”这五名少年俊杰都是文武双全、足智多谋的帅才,然而“帅才”与“帅”的差距不亚于天壤之别。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年少的斛律光了,他虽然拥有“帅才”之姿,但是受限于年纪、见识、阅历等素养,连个检校军主都当不了。实在不能用途之后,不得不主动请辞、回炉重造。卫铉知道揠苗助长要不得,故而培养“五少”军事素养的同时,也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