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扫地僧轻盈的脚步声中,一种高尚的精神悄然传播开来,英勇与正义在江湖中重新找到了生机。曾经被人们忽视的鸿蒙神功,逐渐揭示出其深远的内涵,那是一种需要先领悟“鸿蒙素经”方可进阶升级的武功,而“鸿蒙素经”则如同繁花之中的根基,必须以“九阳真经”为基础。
回想起扫地僧的教诲,众人才如梦初醒,领悟到按照他所指出的道路,执着地去探寻九阳真经的奥秘,才是武学的正道。
于是,群雄纷纷散去,离开了这个曾经汇聚了无数英雄的华山之地,他们心中燃烧着对武学的热情,准备迎接扫地僧所提出的三个挑战。一场原本应是剑拔弩张的论剑盛会,因此而暂时画上了句号。
在这江湖之中,一种新的风气开始盛行,那就是对武学真谛的探求,以及对个人恩怨的淡化。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内在的修养和真正的实力,而不仅仅是炫耀武力和争强好胜。这正是扫地僧悄然离去后留下的宝贵遗产。
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英雄豪杰们将如何去解决那三个看似无解的难题?又将如何去寻找九阳真经的奥秘?这将成为江湖中一段新的传奇。而这段传奇,将永远铭记扫地僧的精神和他在华山论剑中所做出的贡献。
话说华山论剑后任飞飞、张三鸣、马大云等行踪飘忽,不知所踪。马腾腾、李鸿雁、孟小舟等和其他志同道合侠客们去找紫霞仙草,慕容博、萧远山归隐江湖,慕容复和王语嫣则回到了苏州燕子坞的漫月山庄。段誉在无量山庄稍住后耐不住寂寞,独自一人前往苏州游山玩水,结交知己,他希望能邂逅王语嫣一解相思之苦。
三月,春意盎然,万物复苏。这日,段誉独自骑马,满怀期待地向着苏州城进发。他口中吟唱着那首描述江南春色的诗句,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仿佛整个江南都被他的歌声所陶醉。
经过一路的颠簸,终于在日落时分抵达了苏州城外。段誉跳下马,向路过的老者询问慕容庄主的住所。然而,老者一脸茫然地回答,苏州城里姓顾、姓陆、姓沈的大庄主都有,却没听说过姓慕容的。
段誉正感困惑,忽然听到西边小路上有人说道:“听说慕容氏住在城西三十里的燕子坞,咱们便过去瞧瞧。”另一人道:“嗯,到了地头啦,可得小心在意才是。”这两人一肥一瘦,说话声音甚轻,段誉内功修为了得,听得清清楚楚,心道:“莫非这两人故意说给我听的?否则偏哪有这么巧?”
段誉自没将这两人放在眼里,但知慕容先生的家建于河港之中,七弯八曲,极难辨认,恰好有这两人领路,便道:“我要去慕容氏的府上,相烦两位带路。”
那肥汉子和瘦汉子俩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段誉道:“两位倘若不愿引路,便请示知燕子坞参漫月的途径,由小僧觅路自去,那也不妨。”那二人猜他武功高强,而神态却又谦和之极,都觉翻脸也不是,不翻脸也不是。
此时此刻,便在此时,湖面绿波上飘来一叶小舟,一个绿衫少女手执双桨,缓缓划水而来。她口中唱着小曲:“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歌声娇柔无邪,欢悦动人。段誉听那曲子是:“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歌声娇柔无邪,欢悦动人。
他见那少女双手如玉,纤手皓肤如玉,映着绿波,便如透明一般。段誉说道:“两位既不肯见告漫月庄的所在,这就告辞。”
少女听到段誉的说话,接口道:“这位小师傅要去漫月山庄,有什么事体?”声音极甜极清,令人听了说不出的舒适。这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年纪,满脸都是温柔,全身尽是秀气。
段誉心道:“想不到江南女子,一美至斯。”其实这少女也非极美,比之孟小舟尚有不如,但八分容貌,加上十二分的温雅,便不逊于十分人才的美女。
段誉道:“小弟欲前往漫月庄拜访,小娘子能否指点途径?”那少女微笑道:“漫月庄的名字,外界人并不知晓,小师傅是从哪里听来的?”段誉道:“小弟是慕容公子的朋友,今日有缘想前往拜访。”
那少女沉吟道:“这么不巧啊!慕容公子刚刚出门了,小师傅早来几天就好了,就能碰上公子了。”段誉道:“与公子缘悭一面,让人好生惆怅,但小弟从大理国万里迢迢来到中原,不见大英雄南慕容慕容公子,心有不甘,是不会离去的。请姐姐行个方便。”
那少女道:“小师傅是慕容老爷的好朋友,先请到府上用一杯清茶,我再给你传报,你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