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地问道。
李刚勉强笑了笑:“医生说还需要两个月才能下床走路,可能无法再回到前线了。”
张合拍拍他的肩膀:“别担心,只要人没事就好。
你为独立旅立下了汗马功劳,即使不能回到前线,也有许多重要工作等着你去做。
比如,我正考虑让你担任新兵训练营的教官,把你丰富的作战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精,武′暁`税·枉, *吾?错?内*容,”
李刚眼前一亮:“那太好了!我一定尽心尽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战士!”
离开医院后,张合来到了军工厂。这里日夜不停地运转,工人们正在修复缴获的武器,生产弹药和简易装备。
“赵厂长,生产情况如何?”张合询问正在监督工作的赵刚。
赵刚报告道:“我们己经修复了大部分缴获的轻武器,正在加紧生产各种口径的弹药。
不过,有些复杂的零部件我们无法自行生产,只能从外部购买或者想办法改装。”
张合思索片刻:“可以联系山西的那些地下军火商,看看能否从他们那里获得需要的零部件。另外,也可以派人去敌占区的兵工厂‘借’一些。”
赵刚会意地笑了:“我明白了,旅长。我会安排人去联系。”
整编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每天都有新的进展。张合不时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会,了解进度,解决问题,确保整编工作按计划推进。
一个月后,独立旅的整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千名新兵己经完成了基本训练,补充到了各个部队;
缴获的武器装备大部分己经修复并投入使用;各部队的训练也取得了明显进步,特别是在协同作战方面。
“旅长,我们的情报网络也建立起来了。”
楚云飞在一次会议上报告,“目前己经在敌占区的主要城镇和交通要道都布置了眼线,可以及时获取鬼子的动向。”
张合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情报工作是我们取胜的关键。
有了这些眼线,鬼子再想搞‘扫荡’,我们就能提前得知,做好准备。”
就在独立旅忙于整编的同时,鬼子也没有闲着。
通过情报网传回的消息显示,鬼子华北方面军正在调整部署,准备对独立旅进行更大规模的“讨伐”。
“旅长,鬼子好像是铁了心要对付我们啊。”赵刚看着情报报告,忧心忡忡地说。
张合沉着脸:“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我们连续挫败他们的进攻,还歼灭了他们大量精锐部队,他们当然不会善罢甘休。”
楚云飞分析道:“不过,鬼子现在面临的困境是,他们在华北战场的兵力有限,不可能投入太多兵力来对付我们。他们必须在各个战区之间平衡兵力。”
“所以,”张合总结道,“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强大自己,同时通过积极行动,牵制鬼子更多的兵力,减轻其他抗日力量的压力。
这就是我们独立旅的使命。”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几个鬼子据点:“我认为,是时候让我们的特战大队和机械化团,去会会这些鬼子据点了。
小规模、高效率的突袭行动,既能打击敌人,又能锻炼部队,一举两得。”
楚云飞和周卫国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战意。
“特战大队己经准备好了。”楚云飞坚定地说。
“机械化团随时可以出发。”周卫国也斩钉截铁地说。
张合露出满意的笑容:“好!那就这么定了。下周开始,我们将对鬼子发起一系列的突袭行动,代号‘闪电’!”
接下来的几天里,独立旅的参谋部门日夜工作,制定详细的突袭计划。
他们根据情报分析,选定了几个适合突袭的目标:一个是堰曲西北的军火库,一个是双河镇的粮仓,还有一个是松木桥附近的鬼子通讯站。
“这三个目标各有特点,”张合在作战会议上说,“军火库的防守最严密,但战略价值最高;
粮仓的守备力量较弱,但地处城镇,撤退路线复杂;
通讯站虽然规模小,但摧毁它可以严重干扰鬼子的指挥系统。”
他环视参会的各部队负责人:“我决定,军火库由特战大队负责突袭;粮仓由机械化团的装甲车营和一个步兵连协同作战;通讯站则由突击营出动一个连的兵力进行袭扰。
三个行动同时进行,互为掩护,最大限度地分散敌人的注意力。”
各部队负责人认真记录着自己的任务,并提出一些具体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