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21章 该回去看看了

第21章 该回去看看了

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方皇后崩,谥孝烈皇后。′d,a~w+e/n¢x?u/e¨b/o`o!k-._c·o′m*

而朝堂上也是暗流涌动。

内阁首辅夏言岌岌可危。

夏言是个好官,有原则,有底线,看起来古板,但心怀仁义。

他不会因为个人情感去影响国事,也会去公报私仇,比如一个叫徐阶的官员曾经因为得罪了前任内阁首辅被贬出京师,后来在地方上不给夏言亲戚走后门,夏言亲戚写信给他说徐阶不给他面子,但夏言在挑选东宫属官的时候,却秉着为国家挑选贤臣的角度将徐阶调回了京师。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夏言的为人了。

但可惜的是,像他这样的人,遇到更加阴险狡诈,没有底线的敌人,是注定要完蛋的。

历朝历代,像夏言这样一心为公,坚持原则的官员一直有,但同样,像严嵩父子这样的官员也会有。

不同的是,像严嵩父子这样的官员更能讨得圣心,他们没有底线,没有原则,为了往上爬可以不择手段,甚至助纣为虐。

但夏言这样的人是不会为了原则而妥协的。

不得领导的欢心。

壬寅宫变后,朱厚熜的疑心病越发严重,总觉得有人要害他,晚上还会做噩梦。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开始频繁测试大臣们的忠诚度,对大臣们进行服从性测试。

其他人都很听话,很给朱厚熜面子,但夏言不给面子,反而上书打朱厚熜的脸。

朱厚熜知道夏言的才能,一忍再忍。

而严嵩父子却敏锐的察觉到了弄死夏言的机会。

他们秉承着一个原则,要做就做绝,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他们买通太监在朱厚熜的耳边说夏言的坏话,让皇帝对夏言的好感越来越低。

严嵩父子的手段不止如此,他们还找到了一个盟友——陆柄。

陆柄可以说是朱厚熜最信任的人了,他冒死冲进火场,救出了朱厚熜。

而他这个人,也有缺点。

比如,贪污。

夏言发现了陆柄的罪行,想要处置。

但最终没有实现。

不过,却让陆柄记恨上了。

一个皇帝的宠臣,一个皇帝信任的发小,他们联起手来想要解决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必死的。

而严嵩父子阴险狡诈,毫无底线。

俗话说得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嘉靖二十七年十月初,夏言于京师西市被斩首。

一代名臣,悲惨落幕。

此后,朝政基本上是由严嵩父子把持,整个朝堂一片乌烟瘴气。

贪污军饷,倒卖军械,军备逐渐废弛,战斗力下降。

沿海地区走私猖獗,倭寇之患越来越严重。

……

嘉靖二十八年三月十五日。

皇太子朱载壡行冠礼,十六日加冠,十七日突然患病,暴卒。

此事,对于朱厚熜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除了一个儿子被过继出去,他现在就只剩下了一个儿子。

这样导致了他的疑心病加重。

此后,朱厚熜以“二龙不相见”为由尽可能的避免与儿子相见,以此来保护儿子。

他现在可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了,要是这个儿子也完了,那他可就绝后了。

在古代,过继出去的儿子就不是自已的了。

四儿子已经不是自已的了,是自已堂兄的儿子。

早知如此,他就不该过继这个儿子,现在后悔也没用了。

要是三儿子也没了,到时候按照兄终弟及原则,皇位就只能落到四儿子身上,但四儿子又继承的是堂兄的香火,和自已没有关系。

所以,朱厚熜无论如何都是要保住仅剩的这个儿子的。

不管

并且还隐晦的表示他年富力强,还能生。

连续数日,朱厚熜都召妃子侍寝。

虽然暂时平息了立太子的风波,但朱厚熜还是感到愤怒。

他不喜欢被逼迫。

还有,他明明已经掌控着朝政,手握大权,还是保不住自已的太子。

臣权的势力就这么无孔不入吗?

若是自已没有搬到西苑居住,那么自已是不是又要遇刺?

这时,陆柄向朱厚熜禀报,说是发现了一股隐藏在暗中的势力。

在这个节骨眼上,这股势力的出现,正好挑动了朱厚熜那敏感的神经。

他命令陆柄,无论如何也要严查这股势力。

朱厚熜怀疑,这股势力和皇太子的薨逝脱不了干系。

他要查出幕后主使,解除威胁。

但很可惜,朱厚熜的目标找错了。

这股势力正是暗卫。

双方同宗同源,一个师父教出来的,破不了招。

而且胡地瑞在察觉到朝廷的动作之后,果断选择壮士断腕,并命所有暗卫潜伏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