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正当白悟准备向晋城出发之际,雍城离宫中的少监尹求见。
除了带来太后赵姬对白悟的问候,少监尹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是给白悟送官服来了。
这之前白悟身上穿的也是官服,只是一件黑袍,是赵姬让人从宫中库府随便找来的,样式普通,而这一件却是绿袍,除此之外,还附有一顶高山冠、一把书刀和一块笏板。
白悟接过,一一展开细看。
绿色袍服高端大气,拥有非常大的袖口,袖口上绣着华美的花纹,庄重大气,肃穆精细,明显要比原先的黑袍气派很多。
高山冠主要材质为丝帛所制,巍峨似山。
书刀为青铜所铸,长度二十厘米不到,宽差不多一厘米的样子,很薄,柄端有一云纹环,制作十分精致,而笏板呈狭长状,长度起码在五十厘米以上,宽也有七厘米,材质细润晶莹,白悟根本看不出是何种材质。
虽然是一名穿越者,但白悟来到这个时代已有一段时日,他是知道高山冠的。冠是秦王朝所有公务员的标配,且用冠冕区分官职,通常是文官佩戴高山冠,执法者佩戴法冠,武官佩戴武冠。
但对于书刀和笏板,白悟却不大了解它们的用途,甚至连它们的名字都不知道。
白悟也不藏藏掖掖,立即问道:“尹大人,这身行头从何而来?”
“当然是太后替白大人量身打造的。”
白悟又问:“我听闻吾王崇尚五行学说,五行里水为黑色,他尤其钟情黑色,黑袍作为百官官服,既肃穆又大方,为何要换成绿袍?”
少监尹已不把白悟当外人,一副自来熟的模样,拍了拍白悟的后背立即娓娓说道:“白大人有所不知,最近朝堂已进行了官服革新,绿袍可不是一般的官服,它可是身份的象征,只有三品以上方有资格穿戴,其他的一律黑袍照旧,且通过冠冕进行了严格的官阶区分,目前已在咸阳和雍城的宫中全面推行,下一步将向各地的郡县推广。”
白悟又亮出手中的书刀和笏板,不耻下问道:“尹大人,此二物作何用途?”
少监尹对白悟的问题并不意外,笑着答道:“白大人出生草根,不知此二物乃情理之中,您左手的叫书刀,是百官腰佩之物,通常有青铜和铁制两种,是删削简牍文字的小刀,而竹木简及绢帛写错了也必须用此将字迹墨痕刮净……”
顿了顿,少监尹的脸上换成一副艳羡之色:“您右手的物件叫笏板,更是大有来头,白大人难道没发现此物质地非同寻常吗?”
白悟摩挲几下笏板,疑惑道:“有点像玉……”
“缪也,是象牙。”
白悟大惊,忙问:“这笏板到底作甚用?”
“白大人已是朝廷命官,少不了王上召见或上朝听宣,它是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必备之物,用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白悟恍然大悟,原来就是个随身携带的记录本。
想起象牙乃稀世之珍,白悟即刻不解问道:“既然如此赠我一块木简岂不更好,难道我大秦已富庶到每个三品以上官员都标配一只象牙做的笏板了吗?”
少监尹鄙视了白悟一眼,不屑道:“太后的一片苦心白大人丝毫没有察觉?当今朝堂持此象牙质地笏板者屈指可数,除了吕丞相外,最多不会超过五人,大部分身份尊贵者更多持有的乃是玉质笏板,其余的一律为竹制或木制,试想一下,白大人连王上的面都没见过,且只是区区二品,若不是太后从中周旋,王上岂能授予你如此高端的笏板?”
白悟莞尔一笑:“如此说来,足可见我白悟在太后心中的份量?”
“可不是嘛!”少监尹白了白悟一眼,“太后对白大人的行踪特别关切,前些日子您去废丘,她一直念叨,后来听说你回来了,本来想召你觐见,可不知什么原因又取消了,昨儿个听说您马上又要去晋阳县,就差我赶紧送来了这身崭新的官服。”
白悟轻笑道:“从废丘回到雍城已有数日,太后既然心中挂念为何不宣我?”
少监尹把暧昧的目光久久聚焦在白悟的脸上,神色无比郑重道:“白大人是装糊涂吧?”
“岂敢,请尹大人赐教。”白悟同样也神色郑重起来。
“当然是体谅白大人呗!”
在少监尹咄咄的逼视下,白悟汗得不行,脸上大写着尴尬。
少监尹马上换成一副轻松的神态,语气一转:“我少监尹陪伴太后已有时日,自从太后与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