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师父”,原来是这样啊,果然师父才是最厉害的,学的都是高级货,这不就和电视剧里演的一样,先得挑材劈水,十年筑基,然后才能一飞冲天,方立非常期待那一天。
方立随着方琼下山,方琼比方立大两岁,步子大,走路还快,方立只能一路跟着小跑,几里路没用一刻钟就到了,累的方立大口喘气。
“方琼姐,你怎么走的那么快啊?”
“叫姑姑,没大没小的,我每天上山,练出来了,以后你经常走,就不累了,你的气息,注意你的气息。”
“哦,好的方琼姐,咦,方琼姐,你也练了呼吸之法?”
“三极大师傅,见了谁都会教呼吸之法,所有去庙里治病,求神的人都会,就是道家经典里的一种修炼法门,别少见多怪的。”
“啊!大家都会啊?这么不值钱么?”
“嘻嘻,看你那样,这法门易学难精,在于持之以恒,懂么?”
“是,师姐,我记住了。”
“咋又成师姐了?叫姑姑。”
“你晚上睡觉是睡在绳子上么?你练的是玉女心经么?”
“啥?”
“没什么,以后我就叫你师姐,你又没比我大多少,哼。”
“回家了,小屁孩。”
方立转身和刘二往家走,心里还是在嘀咕,怎么还是感觉被坑了,晚上还送不送吃的了呢?回到家,方立去看了看母亲,结果发现母亲居然端坐在床上一呼一吸的,居然一样的……,方立感觉老道有点像后世公园里骗人的邪道,有点崩溃。
晚饭方立还是给俩老头送了些干的饭菜,然后老和尚又让方立打了一遍拳,并做了纠正,天黑前,方立和刘二回到家。先去了书房,看了看父亲刻字的进度,今天刻字先生有大夫看过没什么大碍,也加进了刻字大业,四个人刻字,加上手熟了,速度明显快了,刻好的铅字有六千多枚了。
而楚秀才排好的版面也有十几块了,不过楚秀才提出一点意见:字刻的多了,取字找字便有些困难,耽误时间,最好想个法子便于取用。方立这才想起来,做好的铅字,需要有一个分类排列的架子放置的,否则以后重新排版几万个字找起来要多麻烦。
排列就得有规律,最好的规律莫过于按字的声韵母来,可是这个时代可没有这套东西,于是方立和方明海、蒋德、楚秀才开始讨论排列的方法,按笔画,部首还是声母,哪个方便,最后,还是按方立提出的声母来,笔画为辅,只是排版的人需要进行培训,研究好了声韵母,便是做摆放的架子,方立简单画了架子的图纸,安排楚秀才明天去找木匠做。
按排好这边后,方立去见了母亲,现在日子好过了,好多活分派给了几个长工做,连二伯母都有了当家人的气势,母亲怀孕后自然不需要太过操劳,闲暇时间多了,就开始修炼,母亲朴素的认为修炼是为了成仙,修炼起来非常认真,虔诚,方立来时毫无意外的看到母亲正打坐呢,也不好打扰,便退了出来。
正好这时一群兄弟姐妹们都下了工,回来了,院子里立马叽叽喳喳的热闹起来。
“四弟,四弟,四哥……。”一个个从方立身前走过,互相还是谈论的热烈。方立怎么感觉有点委屈,自己好像被孤立了,被边缘化。大家都各忙各的了,就没人和自己热乎一会的。就连方策都是打了招呼就拉着蒋恩进自己屋里了。大姐、二姐和邓洁聊着各自组今天完成的任务,大哥拉着方化谈论着今天又学了哪几招,三姐拉着连敏去找连云显了,方庄和方琦讨论着出书的计划,四姐方月喊着好累,拉着蒋英进屋让她帮忙给按按胳膊。
好吧,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四弟不重要了,就让我安安静静的去写书吧。三国群英传已经出到了火烧赤壁,前面几册就打响了市场,比西游和封神更好卖,更火热,有些人居然在书里找到了几个历史原型人物,虽然故事情节和历史人物的经历对不上,也不耽误大家讨论的热情,甚至讨论这本书是不是有正史的影子?有那走火入魔的甚至觉得这才是汉末历史的真相。
“今天出三国的新章了么?”张蔷推门进来,迫不及待的就来拿方立刚刚画好的几画,方立现在在家里也十分注重形象了,现在不光着膀子了,穿起来了小汗衫来,就是左右两边都是镂空的老头衫。
“哎,媳妇来了,今天想我了么?”方立急需温暖的问候。
“一整天都在想,你不知道现在三国有多火,大家都憋着、等着看新章呢。”
“呃”,要吐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