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轻松一些的,再把人送走,岂不是得罪了邻里?就是老太太,也会觉得她办事不力,至于得罪二太太又如何?反正二太太又不是天天在这里。她可是老太太的心腹。
林氏照儿子的屁股狠狠地拧了一下,孩子吃痛,大嚎了起来。
林氏便指着儿子不满地喝道:“这不会,那不会,就会张着嘴干嚎。”
沈氏的脸色可就有些不好看了,正想开口,偏唐婆子眼尖,满脸堆笑地向众人道:“贵客来了呢。”
一屋子众人都满脸堆笑地迎了出来。
来人除了叶锦辉的姑母叶氏和她的两个女儿之外,还有一位眼生的妇人带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
这位姑娘不是别人,正是叶锦辉记忆中的三婶胡氏年轻时的样子。
林氏人未到叶氏一行人跟前,已经先笑了起来,“总算是来了,我站在二门口望了好几回了。”
叶氏免不了解释道:“想着老太太年纪大了,难得上街一回,给老人家带了些糕点回来,不防就迟了些。”
林氏开始恭维起叶氏来,“大姐一向孝顺,把我们都比下去了。”这种客人上门,一般都是掐着点过来,到男方家喝盏茶,随便话几句家常,也就该吃午饭了。她自不会在这时候拆大姑姐的台,只管将客人往屋里让。
叶氏便开始介绍起客人来,“这位就是我经常给你们提起的邻居,胡太太和胡家妹妹可心,我们是只隔一道墙的邻居,胡太太一向对我家照顾有加。如今天气正好,我便邀了她娘们儿来咱们家赏桃花。”
叶家的后园里,除了桃树之外还有碧桃,虽然开花时间和桃树差不多,但花瓣重重叠叠,比桃花更加绚丽漂亮,向来被人津津乐道。说来这碧桃树还是做为沈氏的陪嫁带过来的,如今听叶氏那口气,倒成了公中财产了。
林氏忙笑道:“怪道人家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老太太正琢磨着要接大姐回来玩呢,没想到大姐先一步带了胡太太过来,大家一起说笑,也好打发时间。”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这屋子里还不止三个女人,马上热闹了起来。
说说笑笑间,马上就到了吃饭的时间。
胡太太坐上首,老太太做陪;胡姑娘坐左边上首,叶氏做陪;叶氏两个女儿坐右边,沈氏和林氏在老太太身后伺候。
一顿饭吃下来,大家有说有笑,也算宾主尽欢。
岂料上汤的时候,沈氏接了唐家媳妇的托盘上的汤放在了桌子正中,给胡姑娘舀汤的时候突然站立不稳,手抖了一下,将汤泼到了胡姑娘的身上。
☆、第五章 可心
岂料上汤的时候,沈氏接了唐家媳妇的托盘上的汤放在了桌子正中,给胡姑娘舀汤的时候突然站立不稳,手抖了一下,将汤泼到了胡姑娘的身上。
唬得一桌子人全惊叫了起来。
被奶娘抱着的双胞胎,看着一屋子脸色严肃的大人,“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叶锦月看到弟弟哭,也跟着哭了起来。
胡太太唬得忙抓住了女孩儿的手,一叠声地问:“我的儿,烫到哪儿了?”
林氏极快地掏了丝帕出来,“快擦一擦。”
老太太忙喝道:“不要擦,先用酒冲一冲再说。”
唯有沈氏,似乎已经呆住了,愣愣地站在那里,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嘴角翕翕,终是又将嘴抿了起来。
叶氏见沈氏那呆呆的模样,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喝斥道:“还不快去端盆凉水过来。”
沈氏跟前的丫鬟小翠这才反应过来,飞一般地跑了出去端了盆水,沈氏拿了一个一尺多高的玻璃瓶过来,“我这个是治烫伤的偏方,先给胡家妹妹涂一点。”
一听到“偏方”,一桌子人全朝沈氏望了过去。
只见那玻璃瓶里,正装着半瓶浅褐色的透明液体。
林氏离得最近,已经接了那玻璃瓶,“哟,大嫂把陪嫁都带过来了。”这种玻璃瓶并不常见,都是异邦的东西,有钱也没处买,沈氏也不可能有这样的东西。
沈氏道:“瓶子是从舅太太给的,里面的东西是过年的时候制的。”说话间,她已经掏了块雪白的帕子出来,在清水里洗过,递给了林氏。
林氏却没接那帕子,只道:“娘已经吩咐用酒洗过了,不用冷水。”说着将瓶子在手里细细的摩挲了一下,才将里的东西倒了一些出来,往胡姑娘的手上涂。
胡太太已经盯着那瓶子里的东西惊叫起来,“这……这里装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