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起来吧。”
两个小太监依言起身,见寇明生依旧有些恍惚,那小西子便殷勤地提醒道:“大人,如今您既然是宫内局掌令,原先那屋子自然就住不得了。原宫内局掌令那房子早就腾了出来,奴才和小东子这就给您去搬东西。”说到这里,他略微顿了一顿,这才嗫嚅着补充道,“其实那里各样东西全都齐备,若是大人不需要,原先那地儿也就没必要回去了。”
失势的凤凰不如鸡,更何况寇明生原本就不过是一个奴才,痛打落水狗更是人人都喜欢做的事。想到自己这些天住的简陋房子,寇明生只觉得唏嘘不已,所以听到小西子的这话,反而决定回去一趟。
“虽说没什么值钱东西,但还有先帝爷留给我的几样玩意,总得去取回来。也罢,你们两个就随我走这一遭吧。”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当寇明生重新回到旧地地时候,并没有惊动多少人,别人只是斜眼看着他背后的两个小太监,看着他们忙忙碌碌地搬东西,然后在背后议论纷纷。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位昔日延福殿总管是又要遭殃了,先帝都驾崩了,这宫里哪还有容得下寇明生的地方?
然而,不过是第二天,新任宫内局掌令和副掌令走马上任地消息便立马传播了开来,后者的人选早在人们意料之中,毕竟,不少人都看到沈贵最近在宫里宫外进进出出地。然而,掌令居然是寇明生却让大多数人大吃一惊。但是,那圣旨上玉玺和兰香
地监国印章清晰可见,绝对不会有任何虚假。如此一来,议论的人忌恨地有之,疑惑的有之,羡慕的有之,尤其是原本和寇明生住一个院子的人,无不捶胸顿足痛悔当初。
而即使是豫如这样深居简出的人,也同样得到了这个消息。听贴身侍女絮絮叨叨地说了之后,她却只是置之一笑,丝毫不曾理会。几个宫女虽然服侍时间不长,却都知道这位主儿是不喜多事的,互相打了个眼色之后便老老实实地替豫如卸妆,再也不曾多说半个字。
直到帐子放下,人全都走了,烛火也熄灭了大半,豫如方才睁开眼睛望着帐顶,深深叹息了一声,眼眶中一瞬间水盈盈的。
三天才能探望一次自己的孩子,每次逗留的时间不足一刻钟,这对于她这个母亲来说,何尝不是莫大的煎熬?她何尝不想亲手抱着自己的孩子看他安然入眠,何尝不想日日陪伴在他身边?即便先帝李隆运昔日再薄情寡义,但她终究也是别有居心,这一切和孩子却没有关系!那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怎么会不疼爱不在乎?
兰香
或许不会计较她亲近皇帝,但是太皇太后绝对不会容许。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儿子李祯,她都不能走错一步,绝不能!她已经走错过一次,若是再错一次,那时便没有人能救她!
.
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三十七章 危言耸听
制举终于结束了!
对于埋头准备恩科的举子来说,这算得上是一个既好又坏的消息。好的是恩科立刻就要开始了,而坏的则是他们复习迎考或是走门路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至于谁中了谁没中,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多大区别。毕竟,制举向来有富贵科之名,纵使你有天大的才华,只要没有公卿举荐,那是连制举的门头都摸不着的。但是,只要是个举人,都能参加恩科,这自然公平得多。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制举四五等虽然也授进士同进士出身,终究不如正牌子进士来得荣耀,更不曾有跨马游街金殿唱名赐宴的光荣。而那些中了制举做到宰相的更是寥寥无几,所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进士高。
而对于陈申来说,旁人的议论全都是耳旁风,尤其是他生平第一次在人的引导下踏入东宫时,除了兴奋根本察觉不到别的情绪。他虽然算不上豪富,但至少也是小康之家,至于学识更是一向闻名乡里。只可惜他虽然姓陈,但和京城赫赫有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