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人选
听到刘子峰的推荐,诸葛亮疑惑了,再次问道:“邓芝?”
刘子峰斩钉截铁:“邓芝可为使。”
邓芝,字伯苗,乃义阳新野人,现为户部尚书,为汉司马邓禹之后。
诸葛亮若有所思,随后问道:“陛下何以认为邓芝可用?”
这下就问到刘子峰,历史上就是邓芝出使东吴,之后吴蜀再次交好。
稍微想了想,刘子峰选了个折中的方法:“邓芝此番随朕出宫,现正在相府外,可唤其进来,丞相一看便知。”
诸葛亮狐疑看了眼自家主公,这才点头,招手让候在一边的仆人出去通知邓芝入府。
刘子峰带来的一干臣子,这会儿正又担心又无聊的候在相府门外,三三两两的凑一块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忽的,一个相府门吏推门出来,毕恭毕敬地对这群官老爷道:“敢问,邓芝,邓尚书可在?”
人群悉悉率率一阵响,好几个大臣都看向队伍中的一员。
只见一个精神奕奕的中年男人,理了理身上的官服大步走出来:“邓某在此。”
那门吏朝他点点头,朝相府大门伸手,做出个请的手势:“陛下宣您,请随奴来。”
邓芝立马跟上,留下一众疑惑不定的大臣在原地议论纷纷。
跟着那门吏走进相府绕了好一会后,邓芝便见到了正饮酒畅谈的君主和丞相。
快速观察了一下两人的神态后,邓芝这才拜道:“卑臣见过陛下,见过丞相。”
刘子峰招招手:“邓尚书,入座!”
“诺。”
邓芝刚坐下,诸葛亮率先开口问道:“邓尚书以为,今蜀、魏、吴鼎分三国,想要讨伐二国,一统中兴,当先伐何国?”
邓芝没想到诸葛亮会问这个,他瞄了眼正悠哉吃糕点的陛下,再看面带微笑的丞相,沉吟一声后,答曰:“以愚意论之,魏虽为汉贼,但其势力甚大,短期内难以动摇,当徐徐缓图。”
说完他又瞅了眼刘子峰,垂下眼帘继续道:“今主上初登宝位,民心未安,当与东吴连合,结为唇齿,一洗先帝旧怨,是为长久之计。”
他一说完,刘子峰哈哈大笑一声,抚掌看向诸葛亮:“丞相?你说合不合适?”
诸葛亮也笑了,满眼赞赏的看着邓芝:“亮思虑许久,未得合适之人,今日方得!”
邓芝一脸疑惑,看看表情愉悦的君主,再看看一脸满意的丞相,一时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问道:“丞相是要人去做什么?”
刘子峰笑道:“丞相欲使人往结东吴。”
邓芝有些吃惊,心中隐隐猜到了什么。
果不其然,他马上就听到一边的诸葛亮说:“公既然能点名结吴的意义,那必然能不辱君命。使吴之任,非你不可!”
邓芝恍然大悟,连忙推辞:“愚才疏智浅,恐怕难当此任。”
“邓尚书莫妄自菲薄。”刘子峰摆摆手。
诸葛亮也接话道:“届时请伯苗一行,切勿推辞。”
这皇帝和丞相都发话了,邓芝心中又惊又喜,惊讶自己竟被选为结吴之使者,喜是看陛下和丞相的神色,许是对魏国五路大军早有应退之计,蜀国安矣。
刘子峰不动神色的打量了一下邓芝,忽然想到邓芝使吴之时,吴国可是设了一口大鼎刁难他。
那到时候要不要提点他一下呢?
要不还是算了,邓芝算是有机智的人,他要是提前说了,会不会显得有点神经?
但是刘子峰这略带一点犹豫的表情没有掩饰好,一下就就被诸葛亮抓住了:“陛下可是想到了什么?”
刘子峰:“呃……”
不是,你眼睛咋这么尖?
正准备离开的邓芝听到孔明的发言,也望了过来。
刘子峰坐了个笔直,一脸严肃的说:“邓尚书往结吴,朕恐吴刁难。”
不等眼神有些危险的诸葛亮发话,刘子峰赶紧继续道:“朕恐吴以为郦生说齐之说。”
诸葛亮和邓芝眼神微变。
以前,刘邦以韩信为大将,暗度陈仓,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当时,鲁中地区也就是齐国,对楚汉两方来说都是势在必争,谁占有了山东谁就得到了战略后方,刘邦就对齐王采取了军事与外交手段并用、双管齐下的方针。
一面命韩信攻齐,另一面又派郦食其为使节到齐国游说。郦以智谋说服齐王田广、相田横